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天兵在1917最新章节列表 » 808.第808章 马赫诺和彼得留拉 (2/3)

808.第808章 马赫诺和彼得留拉 (2/3)

文/马口铁
天兵在1917 | 本章字数:3470.45万字 | | 天兵在1917txt下载 | 天兵在1917手机阅读
甲列车和飞机构成的“敢死队”,绰号“铁师”,专门用于决定性的突击作战(对于一个农民子弟而言,能做到这一点相当的不容易)。

不得不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只读过四年小学的浪荡子竟然能将邓尼金打得抱头鼠窜,还将前来围剿他的红军也一一击退。他的军队特别喜欢各自为战,独立作战能力十分惊人,而且情报工作搞得尤其出色。

据说在马赫诺手下,有一大批农村大嫂和村姑情报员,她们十分厉害,出入敌人后方如入无人之境,能迅速准确地将情报通知给马赫诺。

并且马赫诺还有勇有谋,是相当天才的自学成才型野战指挥官,而且他相当善于弄络人心,手下的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甚至是犹太人都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当然,更关键的是,马赫诺拥有小强一般的生命力,俄国内战期间,他先后负伤12次,“革命”失败逃亡罗马利亚的时候才被打断了一条腿,落下了终身残疾。

更有趣的是,这位的立场从来都是一如既往的坚定,跟白卫军之间完全势不两立,对于白军派来调停的特使从来都是见一个杀一个(这个习惯貌似比较野蛮)。但对布尔什维克却不太一样,虽然他也不赞同布尔什维克的方针政策,但是却前后三次同布尔什维克结盟。尤其是1919年春天,经过浴血奋战,马赫诺将邓尼金的白卫军赶到了亚速海边,清点完战利品之后,他把100节车皮的粮食送给了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用于支援那里挨饿的工人兄弟。

甚至马赫诺为了对抗邓尼金还加入过红军,还被苏维埃政府授予过第四号“红旗勋章”。在1919年秋天,当邓尼金利用协约国集团的支援急势力剧膨胀,一口气打到奥缪尔直接威胁莫斯科的时候。又是这位马赫诺杀入邓尼金背后,一口气歼灭了邓尼金几个精锐的军官团,协助解除了莫斯科之围。

这么看起来,马赫诺似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不过先别忙着下结论,沙皇的子民们似乎遗传了双头鹰的性格,每一个人都有两副面孔。马赫诺也一样,在他光鲜的英雄形象背后,一样有阴暗的那一面。

马赫诺这一生因为无政府主义大放异彩,毁也毁在了无政府主义上。马赫诺为人放荡不羁嗜酒如命,而他的光荣榜样也影响着他的军队,他的乌克兰革命起义军军纪,涣散酗酒现象相当的普遍。马赫诺的第二任妻子加琳娜.库兹缅科娃在日记中就写道:“首领今天又喝酒了,嘴里念叨个不停。他醉醺醺地满街晃悠,一边拉着手风琴,一边跳着舞……每说一句话,他都要骂一个脏字。说够跳够后,他就睡着了。”

相当有意思的是,马赫诺的军队有一条很特殊的军规:当指挥官喝醉时,手下人可以不服从命令。

当然,喝酒什么的是小节,事实也证明,醉醺醺的马赫诺一样能打胜仗的。但军纪涣散就是大问题了,实际上马赫诺的军队纪律涣散的问题是他一手造成的,因为他始终坚信——最完美的国家机器应该是无组织的“自由创作”。所以马赫诺杀人相当的随便,不光杀白卫军,而且还滥杀无辜的百姓。

偶尔马赫诺良心发现的时候,才会命令手下向贫苦农民百姓广济钱财,童年饿过肚子的马赫诺还会去孤儿院,查看那里的粮食够不够。

总之,这是一个梁山好汉似的“英雄”,他军事上、人格上的才华跟政治上的幼稚成反比。而且正是他政治上的幼稚,从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托洛茨基世界大革命的宏伟计划。

1921年,当红军绞尽脑汁的全力围剿这个“革命浪子”的时候,协约国集团纠集起了四十万大军,一举荡平了匈牙利红色政权。这一举动不仅使匈牙利的革命浪潮戛然而止,更是连带着毁灭了德国革命的希望。而马赫诺的举动无疑是帮了协约国的大忙,就像1920年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布尔什维克省委递交给中央的报告中所言:“马赫诺试图建立一个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政权,但又和无产阶级关系紧张!”

1921年8月28日,毁誉参半的马赫诺在红军的穷追猛打下,率领残部77人度过第聂伯河,逃入罗马利亚。当时苏维埃政府要求引渡马赫诺,不过在罗马尼亚政府犹犹豫豫的几个月中,聪明的马赫诺带着老婆亲信赶紧地逃往了波兰。

后来,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妻子背着马赫诺,打着他的旗号跟苏联情报机关联络,企图组织推翻波兰政府在西乌克兰的农民起义。事情败露后,夫妻双双入狱。

1923年,马赫诺等人被无罪释放,和家人一起移居法国。不过那时候这位曾经的革命领袖又一次不名一文。原因是当年为了防备不测,马赫诺曾在乌克兰埋下几桶金银珠宝,但派去挖宝的心腹都被苏联国家政治保安总局(格别乌)一一逮捕,宝物也被截获充公。

穷困潦倒的马赫诺不得不重新开始为资产阶级“卖命”,在电影制片厂做过木匠,在鞋厂做过胶鞋。而就算是在这种落魄的时候,他仍然积极的参与无政府主义者组织的“黑色国际”,一度拥有大批的拥趸。直到1934年,因肺结核死于巴黎的穷人医院。

当然,现在还是1918年,没有邓尼金搅局,马赫诺可以一心一意的跟布尔什维克跟红军周旋,持有乌克兰人的乌克兰观念的他,和另一个很有问题的所谓“乌克兰”民族英雄彼得留拉一起对抗红军。

实话说是,这

(快捷键 ←) 上一页:807.第807章 这个冬天很难熬(2/3)章节列表下一页:809.第809章 剑指爱沙尼亚(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