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天兵在1917最新章节列表 » 1012.第1012章 远东之行(下) (2/3)

1012.第1012章 远东之行(下) (2/3)

文/马口铁
天兵在1917 | 本章字数:3470.45万字 | | 天兵在1917txt下载 | 天兵在1917手机阅读
南京方面真心是会尿的。不过也别对英国人报太大的希望,此时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有遏制日本扩张的想法,但更多的是倾向于用政治和经济的手段达成目的,指望英国人实质上的帮助是不现实的。

当然,这点儿影响力度有总比没有好,能用薄弱的代价换取英国人一定程度的帮忙,也算划得来。不过这个事儿的决定权并不在李晓峰这里,他能做的就是将英国人的意思,以及他个人的分析和建议汇报给政治局,一切都得听政治局的裁决。

在此期间,李晓峰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之前他虽然联系好了冯玉祥,但此时冯玉祥要人没人要势力没势力,还需要去联络旧部。

而此时,在五月到七月间,冯玉祥旧部吉鸿昌和方振武的部队和历史上一样举起了抗日大旗。其中方振武变卖全部家产,凑集了10万军费,在山西介休召集旧部之后组建抗日救国军,并一路北上。

与此同时,老蒋和何应钦一再的命令方振武不许北上,所部只许南下剿共。并一度调集七个师的兵力围剿方振武所部。等冯玉祥同李晓峰初步达成一致,于5月26日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时,方振武立刻积极响应,他在通电中写道:“振武不敏,实率数万健儿,竭诚拥护,修我刀剑,歼彼凶残,胜利为少康之一旅,失败为田横之五百”。

同时吉鸿昌带着他的部队也加入了同盟军,两军从万全(今张家口)出发,一路向北,先克张北,继而收复康保,在7月1日收复宝昌、沽源,7月12日收复多伦,一时间风头无二。

也就是说到了7月12日,基本上将日伪势力驱逐出了察哈尔省。而此时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接下来的就是一幕幕悲剧了,在何应钦和老蒋的运作下,一面调集十万部队围剿抗日同盟军,另一面也大肆进行政治和金元攻势,软硬兼施,一面收买和拉拢同盟军所部,一面威逼冯玉祥走人。到了八月份,一度兵力逼进九万大关的抗日同盟军仅仅剩下一万五千人。而且冯玉祥也在极大的政治压力下被迫返回山东泰山修养。

很显然,在7月份,抗日同盟军已经进入了历史的拐点,如果李晓峰不加以干涉,这支部队很快就会瓦解。

而按照李晓峰的计划,以吉鸿昌和方振武为主的抗日同盟军应该从多伦北上,向察哈尔北部进发,在察哈尔省北部地区建立一块根据地。而北面的马占山则从北向南进军,出满洲里,在兴安省西南部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最好是让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背靠苏联和当时的外蒙古长期地跟日本关东军相持下去。

不过现在,随着形势一片“大好”,同盟军内部开始出现不一样的论调,一部分人认为继续北上似乎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察哈尔省的中部是两片沙漠,多伦往北几乎是不毛之地,在这一片地区发展抗日武装似乎没有什么搞头。更正确的做法是南下,夺取北平,在北平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

这个想法有道理吗?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察哈尔北部确实太荒凉了,跟人口和经济条件更好的北平地区相比,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北上的困难确实比较大。

可问题是,南下问题就少吗?南边的那一群军阀,不管是张少帅的东北军、阎锡山的晋军还是老蒋的中央军哪一个是好相与的,怎么可能平白的将北平这种大城市让给你?

以当时抗日同盟军的实力,实话实说不足以跟这些势力硬碰硬。并且此时在老蒋的要求下,这几家对抗日同盟军已经是磨刀霍霍,不南下都要收拾你,南下恐怕是直接冲进了他们包围圈。所以南下恐怕是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巨坑。

实际上吉鸿昌也不太想南下,按照他本来的想法,是应该西进去商都的,去商都跟高树勋所部汇合,在绥远北部地区建立一个根据地然后接收苏联武装长期抗战。

问题是,吉鸿昌的想法一开始就破产了,向西挺进了一段之后,遭到了阎锡山所部的围攻,无奈之下只能被迫东去跟方振武汇合。而方振武这边日子也不好过,随着《中日塘沽停战协定》的签字,事实上长城以北就变成了日本人的地盘,日军也在不断袭击和警告方振武,命令他立刻离开。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吉鸿昌还是方振武都有点豁出去的意思了,准备像历史上一样,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改编为“抗日讨贼”军,准备先南下“讨贼”,可见当时吉鸿昌和方振武是多么的愤慨。

好在这一个时空有了某仙人的加入,情况就不完全一样了,在他大力支持下,冯玉祥并没有退缩,依然坚定的留在了张家口主持大局。有他这个大佬在,他那些蛇鼠两端的西北军旧部哪怕再有小心思也必须收敛一点。

有冯玉祥坐镇,抗日同盟军内部那些蛇鼠两端的势力自然不可能像历史上一样猖獗,而且随着他竭力坚持北上,南下的方案就被搁置了。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局势就完全好转了,北上之后究竟是个什么情况,谁也无法保证。毕竟北上首先要碰的就是日本人,能不能穿越沙漠和日本人的阻挡前往同马占山所部汇合,这是一个大问题。

冯玉祥所部问题不少,马占山那边倒还算顺利,虽然他的人马比抗日同盟军少,而且成分也很杂,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拥有苏联直接支援他的

(快捷键 ←) 上一页:1011.第1011章 远东之行(中)(2/3)章节列表下一页:1013.第1013章 人心难测(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