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梦穿康熙换乾坤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十一章 ——第一巴图鲁 (3/3)

第四十一章 ——第一巴图鲁 (3/3)

文/弘毅知难
梦穿康熙换乾坤 | 本章字数:607.69万字 | | 梦穿康熙换乾坤txt下载 | 梦穿康熙换乾坤手机阅读
卫处设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内大臣,从一品,各六人”。另有散秩大臣若干人。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管统率侍卫亲军,卫护皇帝,地位颇为尊崇,以八旗中镶黄、正黄、正白(称上三旗)旗中选拔侍卫(侍卫分四等,另有蓝翎侍卫等),由内大臣协助领侍卫内大臣统率。

[2]清初开国五大臣指的是瓜尔佳信男公费英东、纽祜禄宏毅公额亦都、董鄂温顺公何和理、佟忠烈公扈尔汉、觉罗公安费扬古五人。

[3]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万历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乌喇那拉氏,中国清代亲王,清太祖**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名将。满族,剽悍少谋。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以军功授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晋封武英郡王,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瓖在大同的叛乱。在九江,又招降明军左梦庚部。他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他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

[4]清爵名。汉称旧为外所千总。顺治四年(1647),定名为“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1736),定汉字为云骑尉,满文如旧。

[5]满语,汉人。

[6]清代觉罗别称。天聪九年(1635年),清太祖规定觉罗皆束红带,以示身份。故称。红带子是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清制,以太祖**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凡觉罗皆系红色带为标志,故俗称觉罗为红带子。清朝的皇族,是从太祖**哈赤父亲塔世克辈份开始算起,然后按嫡旁亲疏,分做“宗室”和“觉罗”两大类。凡属塔世克本支,即**哈赤及嫡亲兄弟以下子孙,统统归入“宗室”;再就是塔世克叔伯兄弟支系的,都叫“觉罗”。按照清朝政府的规定,宗室腰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用以显示身份的特殊。故此宗室也俗称黄带子,觉罗呼红带子。不过比较起来,觉罗的血缘要远一些。

[7]八旗军骑兵分为两类,一种叫做“死兵”,战时冲在最前面负责吸引敌军(主要是大量装备火器的明军)火器的射击,为后面的部队减轻威胁,赢得时间,很有点“敢死队”的味道。死兵身穿重甲且携带盾牌,一般只带短兵器(剑、朴刀、短柄锤、板斧等),一旦冲入敌阵也可进行肉搏战。冲在后面的骑兵叫做“勇兵”,跟在死兵后面发起冲锋。带敌军火器第一发完毕后,利用装填的时间差冲入敌阵与之搏杀。勇兵擅长骑射(后来说的八旗军善骑射就是指勇兵),一般只穿轻甲,以弓箭发动远程攻击,近战使用大刀、长枪、戈、戟等大型冷兵器。因为当时火器发射间隔长,因此采用这种战法确实和起作用,在野战中,明军即使大量使用火器也难以取胜。明军必须在战车、炮兵、步兵(指专克骑兵的长枪步兵)和弓箭兵的配合下,再加上火器的优势,才能获胜。

[8]演习一词,古已有之。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遂使孙武演习水军于江口。”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十章 ——西洋火绳枪(3/3)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