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定三国最新章节列表 » 第265章 不战之由 铸造钱币 (2/3)

第265章 不战之由 铸造钱币 (2/3)

文/水梦花殇
重生之定三国 | 本章字数:1125.9万字 | | 重生之定三国txt下载 | 重生之定三国手机阅读
的电视机里充斥着的大量辫子戏让他知道,中国一直到后一个封建王朝依然存这所谓地“钱荒”。想到这些时的黄逍倒是没有想过为中国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他本人对金融这一块极端陌生,他想做的不过是借着机械的助力,铸造出一些精美的钱币。

这个念头完全起源于一次无意中的邂逅。前世的黄逍曾结束任务后的一次旅行途中,遇到过一个来自欧洲的同龄人,他们闲聊时那个欧洲人曾就中国古代地钱币大加讥讽,认为中国的钱币充满了乡土气息,完全没有欧洲古代金银币那种奢华和典雅。

黄逍以中国钱币蕴藏着深刻地文化底蕴来反驳,但终还是那欧洲人以中国缺乏真正地贵金属(金银)的钱币这个理由下失败了。当然,这是黄逍当时根本就没有提起辫子王朝末年曾铸造过的金银币,他对辫子王朝没什么好感,虽然这是历史上必不可少地一环。

不过,以后,还有没有辫子王朝,那可就两说之间了,或许,连怒尔哈赤这人都不能再出现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是汉末,而欧洲现应该是罗马帝国的时期。至于基督教这个日后统治了欧洲的宗教还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晃悠,尚未被罗马帝国认可。虽然此时的欧洲应该有贵金属货币了,但却不妨碍黄逍东方也弄出些精美的钱币。

当然,黄逍也明白中国虽然自称是地大物博地国家,可二十一世纪,人们地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地大是事实。物博则有些吹牛的成分。起码金银铜以及石油地储量中国就不是世界第一。

黄逍知道钱荒一旦发生,统治者就一定会矿产的开采上做文章,中国的矿产资源大部分都是伴生矿,目前简陋的开采技术下,大量的矿藏将会被遗弃、被浪费,所以黄逍根本就不想国内大量的开发矿藏。现的北方还是胡人的地盘,可黄逍早就瞄准后世远东地区的黄金,还有三韩的铁矿、东南亚的铜矿、东瀛的金银。至于中国本土的矿产,黄逍认为应该减少开发。要为后人留下这些财产。

而且黄逍现想做这些事情困难并不大,因为现的亚洲,根本就是中国一家独大,即使是南亚的天竺和西亚的国家都不是认真起来的汉朝骑兵的对手,忽必烈能打到地中海沿岸,他黄逍幽差了什么?虽然北方还有强大的鲜卑人,但这些目前分成三部的鲜卑人目前还内斗,只要能早日消灭袁绍,黄逍一定会让这些历史上给汉民族带去无比痛苦的鲜卑人们一些难忘的记忆。而且现黄逍已经组建了水军,只要黄逍能够让水军不断的给这个国家带来好处,那么,水军的规模将只会扩大而不会缩小,毕竟这时候的汉民族依然还保留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虽然朝堂上的大臣们不会支持黄逍将拳头打出国门的计划,但黄逍完全可以民间掀起暗潮。

黄逍是不懂货币金融知识,可他还是知道后世的货币是有分、角、圆的划分的,他也知道欧洲的货币是有金币、银币和铜币的分别。而中国的近代货币中除了一直比较流行的银元之外也有铜子的存,同时还有“大黄鱼”和“小黄鱼”这样的金块,这根本就是和几百年前的欧洲一样的货币体系。所以他的心里一直有这样的认识,一个良好的货币体系应该能够解决一部分“钱荒”的问题,否则为什么后世的国家都采用了贵金属的材质作为货币的等级划分呢,这似乎不仅仅是为了兑换方便。

黄逍如今也算是有钱人,他手下的产业也源源不断的为他赚取着金钱。不过此时的金融体系已经完全被破坏,除了五铢钱还比较坚挺之外,大量的诸侯、豪门私铸的钱币也充斥着市场,以至于商家结算时除了五铢钱外,只接受金银这样的贵重金属和价值较高的绢作为替代货币。黄逍家的库房里就堆放了大量的绢,这让黄逍是极不习惯,虽然他知道战国时也有类似的布币,但他依然不能想象外出购物竟然要携带这么“庞大”的东西。

黄逍自然就希望能够有加方便携带的货币来取代绢。铜钱是已经有了,若是再有银币和金币来作为铜币的上级货币,那不是就好了。以金币为基准,制定出金银铜货币的兑换比例,不就能使得上街时不用带着大量的铜钱或是捧着大段的绢帛了。

有了这样的理由,黄逍的心思就已经按捺不住了,正好他之前画出了螺杆挤压机的图纸,只需要经过些许改造,就能够制造出螺杆压币机。不但比现的铸造钱币要快捷方便,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防伪和仿制有人刮下钱币的碎屑熔铸私钱。比如再象后世的硬币一样,用制作好的模具钱币的边缘压出细微的齿纹。

也正是因为黄逍懂得一点合金的铸造,这才真正让他那颗铸钱的心活动了起来。因为辫子戏中曾多次提到过不法商人将铜钱溶化后铸成铜器牟利,而官员们的应对措施就是改变铜钱中的铜铅比例。还有欧洲人近代用大量的成色不足的银币换走了中国的白银,含银量七钱多的一枚银币可以中国兑换一两足银,这使得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失。这些都提醒了黄逍,合金铸造技术不但可以制造武器,也同样能够让自家的货币出台后不至于亏本。

当然了,以黄逍的水平是没有能力建立庞大、细致、繁琐的货币金融体系的,可是黄逍却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古人的智慧并不比一千八百年后的人差,他们所欠缺的只是见识。虽然黄逍不懂金融货币,可他敢保证,只要他将自己知道的这

(快捷键 ←) 上一页:第264章 宛城风云 曹操之死(四)(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266章 编纂兵书 木簪书信(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