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神话传说最新章节列表 » 【辟支佛】【阿閦佛】【舍利弗】 (1/1)

【辟支佛】【阿閦佛】【舍利弗】 (1/1)

文/五色神光
神话传说 | 本章字数:1587.04万字 | | 神话传说txt下载 | 神话传说手机阅读

【辟支佛】

是辟支迦佛陀(yekabuddha)的简称,又音译作钵罗翳迦佛陀,或简称辟支迦佛、辟支等。

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能独自悟道,其或是思惟世间生灭无常的道理,或是观察十二因缘、飞花落叶等,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所以亦称为「独觉」(新译)或「缘觉」(旧译)。

但汉传佛教天台宗把「独觉」和「缘觉」另作区分:出生于没有佛的时候的开悟得道者,称为独觉,而出生于有佛之世,观察思惟十二因缘得道证悟者,称为缘觉。

辟支佛是缘觉乘(乘是载运的意思,载运修行的人,从迷到悟的方法与过程)的最高果位,但并不完全等于觉行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缘觉乘(没有听闻佛陀教说,独自观察十二因缘等法理而觉悟)和声闻乘(直接听闻佛陀教说,思惟修证苦集灭道四圣谛而觉悟),合称为「二乘」,加上大乘佛教的菩萨乘,总称为「三乘佛教」。而一般世间的善法善行(好人好事等),统称为「五乘共法」,是载运众生到善趣的共同方法,其中所说的五乘,指的就是(1)人乘(2)天乘(3)声闻乘(4)缘觉乘(5)菩萨乘。

【阿閦佛】

又称不动如来,梵语为aksokhya,音译阿閦,意为“不嗔恚”。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阿閦佛在因地时,受大日如来的开示而萌发“对众生不起嗔恚”的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妙喜)世界七宝树下成佛,佛刹名为“善快”。由于他的愿力所感,这一佛刹中没有三恶道,大地平正柔软,一切人都行善事……环境极其殊胜。依《大宝积经》所说,往生妙喜世界的因缘多种,但是最根本的因缘则是“应学不动如来往昔行菩萨行,发弘誓心愿生其国”。释尊时代著名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从阿閦佛的妙喜世界转生此土的。因阿閦佛的妙喜世界转生,故能使人们生活快乐,身体清净,内心安静祥和。

阿閦佛心咒

南na无hu鞞pi牙ya莎suo哈ha

阿閦佛也叫救度三涂苦佛,所以帮助地狱鬼道乃至畜生道,常念这个阿閦佛心咒就能帮其超度,功德无量。

【舍利弗】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ra的音译。或译作鹙鹭子、舍利子。号称「智慧第一」。初从六师外道的删阇那毗罗胝子出家,后因听到马胜比丘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改学佛法。由于他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因此很快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这里所说的舍利子并不是佛经中经常提及的舍利子

佛陀十大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美誉的舍利弗,出身婆罗门家庭,父亲是当时很有名的论师,母亲怀胎时就有异于常人的智慧,据说这是受胎儿的影响。舍利弗八岁的时候便升上论师宝座,语惊四座,受到诸大论师的佩服及国王的赞叹欢喜。

舍利弗因为受到阿说示威仪的感化,从听闻“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缘起道理,间接知道了佛陀,因此与好友目犍连相约,共同率领二百五十名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佛陀座下。

北方憍萨罗国舍卫城中的须达长者,到南方亲睹佛陀圣颜,受感召而皈依佛陀,并发心率先在北方建立精舍,奉献给佛陀,普洒甘露法水。这时,舍利弗奉派前往监督工程的进行,并降伏外道,顺利完成只园精舍的建筑。

舍利弗是最受佛陀信任的首座弟子,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回到祖国迦毘罗卫城的时候,罗罗要出家,佛陀就叫他拜舍利弗为亲教师,受沙弥戒。舍利弗并受佛陀的嘱托,经常关照僧团中年少的比丘和沙弥。舍利弗更负起僧团和合的重责大任,有一次,僧团弟子中有少数信仰不坚定的人,因为受提婆达多的威胁利诱而动摇心志,变节离开僧团。舍利弗挺身而出,教诫这些变节的人,令他们心生忏悔,重新回到僧团中。因此,舍利弗在僧团中备受尊敬。

佛陀在只园精舍的时候,因怜悯众生漂泊生死大海之苦,轮回在六道中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归宿,佛陀悟出得救的法门,又怕小根小机的人不能信受,最后决定以大智的舍利弗一定知道极乐国土的**和清净,一定能接受阿弥陀佛的信仰,而做为当机众,宣讲极乐佛国的净土法门。这就是《佛说阿弥陀经》的讲说因缘。

佛陀在毘舍离城附近竹芳村的森林中说法后,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消息,就是佛陀三个月后要进入涅盘。当舍利弗听说佛陀即将入灭,特地来到毘舍离,向佛陀请求先佛进入涅盘,并得到允许,向大众做最后的赠言,随后回到自己的故乡迦罗臂拏迦村庄,告别老母,安住禅定,右胁而卧,进入涅盘。

(快捷键 ←) 上一章:【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汉】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