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甲午崛起最新章节列表 » 1333 和凯瑟琳的共识 (2/2)

1333 和凯瑟琳的共识 (2/2)

文/轩樟
甲午崛起 | 本章字数:1049.71万字 | | 甲午崛起txt下载 | 甲午崛起手机阅读
太深远了。

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强人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完成了德国统一,但王朝政府左面受到工人运动的威胁,右面受到资产阶级政党民主诉求的压力。

俾斯麦既反左又反右,强力推出6000余条保护劳工的法令,既保护了王朝利益,也实现了他的国家需要照看人民的政治理念。

俾斯麦的福利制度和政策被称为王朝社会主义。

不过,华皇的华粹党和俾斯麦的政治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华皇和华粹党渐渐往国家社会主义转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第三位置思潮出现了,这就是国家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在华皇现在所处的1879年这个阶段,仍然只是活跃于经济政策方面,在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方面,并不凸出。

俾斯麦的王朝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和政策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也因此为国家社会主义追捧,并被追认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前身。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依赖、倡导国家机器直接操控生产资料的一种既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政治制度的经济架构被称为国有社会主义。

国有社会主义也被认为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

在生产关系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相同,提倡一种能和社会化生产大分工相适应的以国家计划为主体的生产分配调控。

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并不相同,同时也反对那种生产资料为个人所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国家社会主义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在所谓国家意志影响下的监控,政府并不直接控制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使用,但政府代表国家拥有对生产资料的绝对控制权,使用权和分配权。

即透过中央统制的经济制度来因应战争。此种主张是往后华国的总体战的经济制度的雏形。

但是华皇同时又不希望自由经济因此受到严重的压制,华皇只是旨在提高武器装备生产的中央计划取代了市场经济。消费品开始出现配给制。

战争社会主义概念正是通过这些重要步骤过渡到国家社会主义。

华皇的这些思想,是从华皇建立之前,甚至说从华皇还在天津时期,就已经有了一个雏形的,所以,华国的体制发展特别的稳定,华皇的各人思想和对公众的发言,始终在同一个方向上,不存在思维混乱的情况。

在离开比利时王国之前,华皇和凯瑟琳就这一方向,谈了很长时间,凯瑟琳完全吃透了华皇的想法,或者说,大部分吃透了华皇的想法。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是早就明白华皇的想法的,只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比华皇的温和政策更加温和,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认为稳定是最重要的,华皇也这么认为,不过,随着国际形势的逐步恶化,战争风云越来越接近华国,华皇和华粹党,萌总裁才会下决心要有所提速。

萌总裁对凯瑟琳的学习进度很满意,也不能说学习进度,应该说对他想法的贴近程度,很满意,笑道,“你的想法,跟我百分之九十贴合。”

这个时候,王占奎进来了。

“陛下,马克西姆卡努尼科夫公爵把十万英镑退回来了。”王占奎汇报。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快捷键 ←) 上一页:1332 华俄有和平的基础(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