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刨地探陵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章 银针探陵 (2/2)

第三章 银针探陵 (2/2)

文/寒冬雨
刨地探陵 | 本章字数:69.81万字 | | 刨地探陵txt下载 | 刨地探陵手机阅读
,竟也再没出事。

黄地火死后,便把那人传下之物与那三句话传给了他儿子,并同是将那人所言传下。或许是基因中继承了父辈老实本份的基因,后代之中个个遵从祖训,只在迫不得已之时才用那刨地术度日。这样黄氏一门虽无大富大贵,但也因此人丁兴旺,代代相传,直到传到了我这一代。

到了我这一代就简单了,我是独子,爷爷那代的亲人因为战争的关系,大多走难到国外落地生根了,剩得我们这支,父亲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早夭,就剩得二叔,父亲兄弟二人活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爷爷说的那些根本是不屑一顾的,没把自己老子当四旧埋了就不错了,哪里还会再去学。

再加上后来搬到了城市里住,对那些所谓的祖传之术就更加不去碰了,自小就叮嘱我不要去听爷爷那些农村的怪风俗,老故事,不管他说些什么都不要相信。气得本来就卧病在床的爷爷差点不治而愈,跳起来狠狠的扇这不肖儿子一巴掌。

我儿时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不得已下,倒是有一段时间跟过爷爷,开头那个老故事,就是爷爷跟我讲的,还叮嘱我做人不可贪心,不然就落得跟他爷爷那样的下场。慢慢长大之后,发觉他所讲的故事经常东凑西凑,听起来也不怎么合常理,就真当成故事听了。

那年我十几岁,卧病在床多年神智不怎么清醒的爷爷忽然如回魂那般,不单口齿清楚,思维就如常人那般,竟懂得瞒着父亲,让我从他一个老箱子里,取出一个布团,打开不知包了多少层的布料之后,我见到了故事中那个走难人传下来之物,一根通体黑色的银针。

爷爷表情严肃地告诉我,这便是探陵针,刨地之时,便将它折开,看准地头插入,如果针上带黄,表示地下无灵,便可安心刨地;如果针上变黑,切记莫贪;如果针身变红,那转身便走,留也不能留。此乃银针探陵术,便是那神秘先生传给祖先的。

我问为什么会这样,爷爷翻了翻白眼,害得我以为他这便要去了,谁知他打了个大喷嚏,说祖先都不知道,他怎么可能知道。我又问他要真找到地头了,怎么知道往哪里插针?他这次更直接,答了不知道。瞬间我头上就起了三条黑线。

无怪乎父亲与二叔不肯学,样样都不知道,总不可能真找个坟头来随便插一插,再挖开来确定真假。

可能见我脸上的表情与父亲兄弟当时听见之时没什么两样,爷爷又道当时好像还有一句口诀来定位插针,不过传到他爷爷那辈,出了事之后就再没人知道了。

不过他又说道银针探陵术还配有三句话,既是“月出莫刨,见红莫刨,刨空莫刨。”解释起来,就是有月之夜不可刨,银针变红不可刨,三下一停,如果第三刨落地听不见声音,又不可再刨。

我觉奇怪又问为什么,为什么有月之夜不可刨?为什么第三下会听不见声音,这可解释不通。爷爷先是不答,后来被我问得急了,就说人走阳鬼走阴,月出鬼吃食,又说农村中有传地府在下面,你刨空了,证明那下面通往地府,谁还敢刨,不怕阎王索命吗?

听得我倒吸凉气,不敢再问。

也许老人家回魂就是要秉承祖训将这所谓的家传手艺传下来,那日之后,爷爷神智又变得不清醒,再过得数月,便过世了。这样,我就成为了刨地世家的唯一传人。

我那时还小,接过爷爷的东西藏好,又因为后来出去读书,也就没再将这些东西放在心上。后来随着年岁渐长,发觉爷爷所传下来的东西可能只是单纯的一种民间技艺,类似于杂技之类的东西,虽然所用不同,但都是穷苦之人养家糊口保命之术而已。

不同于如今一些小说电视中那些摸金校尉用风水观星术来寻龙点穴,也没有那些土夫子对此行的集团化运作,所谓的刨地术,只不过是一些农民,在灾荒之年保命的手段而已。

刨地本来是动词,却在爷爷口中成为了一个名词。后来我遍查资料,也找不到有关刨地的描述记载,只怕在爷爷口中引以为傲的称呼,最多不过是附近三五十里知道之人的戏称,在三教九流中的连下九流也排不上号,更不用说与倒斗淘沙相比,纯粹便是业余与专业之分。

只是连我也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一些诡异离奇的事,竟会与我这刨地世家唯一传人扯得上关系。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二章 古坟尸毒(2/2)章节列表(快捷键 →)